11度热点(11du.cn)汇聚网络热点资讯!

关于我们联系我们

11度热点(11du.cn)汇聚网络热点资讯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综合 >

心存善念嘴上积德(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经典语录)

时间:2023-05-24 20:20热力值:来源:NDM编辑:趣儿哥
劝人别传谣言的明句 心不可妄念,口不可妄言。嘴上积德,命贵,嘴上无德,命贱

#头号周刊#

上帝造人的时候,为什么只给人一张嘴,却给人两个耳朵呢?在五官之中,眉毛,眼睛,耳朵,鼻子(两个鼻孔)都是成双成对,唯独嘴巴只有一个。一言以蔽之,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两只耳朵就是让你听得全面,不会偏听一面之词,一张嘴就是让你多听少说,沉默是金,三缄其口,言出必行,一锤定音。如果给人一只耳朵,就会更不听话,如果给人两张嘴巴,那么就更容易信口开河,造谣是非,生出祸端。可见上帝是多么的明智,多么的聪慧。

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关于嘴的经典语录:“三寸不烂之舌,强于百万雄师”、 “ 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,“刀疮易没,恶语难消。”,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”。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;千夫所指,无病而死”,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”,“一言兴邦,一言丧邦”等等。

可见三寸不烂之舌有多么厉害,对于国君而言,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,同样一句话也可以使国家衰亡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一句话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,一句话也可以给自己带来祸端。

生活中关于口字的成语更是多于牛毛:金口玉言,口若悬河,口腹蜜剑,口是心非,口诛笔伐,信口雌黄,脱口而出,口不择言,苦口良药……等等。可见一定要三思而言,而后再行。说话是一门学问,也是一门艺术,心不可妄念,口不可妄言。破镜难圆,覆水难收,说出去的话,犹如泼出去的水,不可收回。尤其是伤人的恶毒语言,犹如一支毒箭,杀伤力非常的大,导致的恶果也非常严重。比如我们看到《三国演义》中经典的桥段:

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台词

王: (两军阵前,拱?)来者可是诸葛孔明?

诸葛:(扶扇拱?)正是。

王:久闻公之?名,今?有幸相会!公既知天命,识时务,为何要兴?名之师?犯我疆界?

诸葛:我奉诏讨贼,何谓之?名?

王:天数有变,神器更易,?归有德之?,此乃?然之理。(曹真在旁点头)

诸葛:(?扇遥指)曹贼篡汉,霸占中原,何称有德之??

王:?桓帝、灵帝以来,黄?猖獗,天下纷争,社稷有累卵之危,?灵有倒悬之急,我太祖武皇帝,扫清六合,席卷?荒,万姓倾?,四?仰德,此?以权势取之,实乃天命所归也!我世祖?皇帝,神?圣武,继承?统,应天合?,法尧禅舜,处中国以治万邦,这岂?天??意乎?今公蕴?才,抱?器??管仲,乐毅,何乃要逆天理,背?情??事?岂不闻古?云:顺天者昌,逆天者亡。今我?魏带甲百万,良将千员。谅尔等腐草之萤光,如何?得上天空之皓??你若倒?卸甲,以礼来降,仍不失封侯之位,国安民乐,岂不美哉?

诸葛:(狂笑数声,扶扇?答)我原以为你?为汉朝??,来到阵前,?对两军将?。必有?论,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!我有??,请诸位静听。昔?桓帝、灵帝之时,汉统衰落,宦官酿祸,国乱岁凶,四?扰攘。黄?之后,董卓,李榷,郭汜等接踵?起。劫持汉帝,残暴?灵,因之,庙堂之上,朽?为官;殿陛之间,禽兽?禄。以?狼?狗肺之辈汹汹当朝,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,以致社稷变为丘墟,苍?饱受涂炭之苦!值此国难之际,王司徒?有何作为?王司徒之?平,我素有所知,你世居东海之滨,初举孝廉?仕,理当匡君辅国,安汉兴刘,何期反助逆贼,同谋篡位!罪恶深重,天地不容!

王: (?指诸葛亮)你……诸葛村夫,你敢……

诸葛:(愤?站?)住?!?耻?贼,岂不知天下之?,皆愿?啖你?,安敢在此饶?!今幸天意不绝炎汉,昭烈皇帝于西川,继承?统,我今奉嗣君之旨,兴师讨贼,你既为谄谀之?,只可潜?缩?,苟图??,怎敢在我军?前妄称天数!皓?匹夫?苍髯?贼?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,届时有何??去见汉朝??四代先帝?!

王: (?捂胸?,颤声)我、我、我……

诸葛:(?声斥责)??贼?,你枉活七?有六,??未??功,只会摇唇??!助曹为虐!?条断脊之?,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,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?耻之?!

王:你、你……啊……(坠于马下,左右上前扶起,已死)

虽然三国演义中的桥段有些夸张,王朗这个高级辩手遇到“顶级喷子”诸葛亮搞人身攻击,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。但足见语言的杀伤力有多么厉害。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恶语伤人,惨遭祸端的事情屡屡发生。

比如关羽镇守荆州时,发动了襄樊之战,水淹七军,斩庞德、擒于禁,威震华夏。东吴为了保证荆州方面的没有隐患,想要通过政治联姻以加强孙刘联盟,于是派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作为使者去找关羽提亲,希望和关羽结成儿女亲家。结果关羽一脸不屑,对诸葛瑾说什么:“虎女焉能配犬子?”

这句话也太伤人了,一方面根本就是不给诸葛瑾面子,另一方面从心底里根本看不起孙权,根本不把东吴放在眼里。关羽口出狂言,骄傲自大,最终的结局是:东吴吕蒙白衣渡江,关羽大意失荆州,败走麦城,战败被杀。一代名将,因一句话招来如此祸端,丢失荆州,身死人手,为天下人笑!何也?

所以祸从口出,说话不可不慎重也,口是伤人斧,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,戏谑有度。这样才不会伤人。人说话前,一定要过过脑子,什么话该说,什么话不该说。同样的一件事情,一句话,因为表达的口气,方式不同,结局就会大相径庭。

一般而言,人们大多数都是在怒火中烧的时候,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口不择言,也不管什么恶毒的话语脱口而出,先骂为快,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,只管宣泄自己的恼怒!有时候刚骂完没多久,就感觉自己太过于鲁莽了,太难听了,但覆水难收,已经给对方造成很大的伤害了,再道歉也无法挽回。所以一定要学会制怒,控制自己的理智、情绪,说话前要三思再讲,这样才不会造成不良的后果。

说到制怒,不得不提以年以钦差大臣身份去广州查禁 *** ,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。

林则徐,字少穆,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,出生于清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(公元1785年8月30日)子夜。幼时聪慧过人,四岁读书习字,七岁就能文,十三岁中举人,二十七岁中进士,在家乡素有“神童”的美誉。不过,性情刚烈,脾气急躁,其父林宾日亲笔写下“制怒”二字悬于林则徐的书房,意在其控制脾气,处事舒缓。据说他诞生时,恰巧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坐桥鸣锣经过他家门口,因为这位大人姓“徐”名“嗣曾”,由于徐巡抚重视知识分子,深得士人的崇敬。所以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就替他取名为“则徐”。“则”是“效法”的意思,林宾日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效仿徐巡抚,做一个重视知识,爱民正直的清官。

林则徐后来官至江苏巡抚,又升任为两江总督,仍不忘父亲的谆谆教诲,亲自书写“制怒”二字牌匾,挂在书房、厅堂上,用以时时警策自己。在电影《林则徐》中也得到了印证:广东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勾结破坏禁烟,林则徐知道后怒不可遏,把茶碗摔破。当他一抬头,“制怒”二字映入眼帘,顿时沉住气,控制住了情绪。第二天,他仍然若无其事地接待豫坤,经过好言相劝,巧妙周旋,终让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。如果当时勃然大怒,用武力解决,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,也许一两银子也得不到。

因此,不论遇到什么事情,首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,慎重地思考,不要一遇到不痛快的事情,立刻火冒三丈,大发雷霆,出言不逊,把对方骂的狗血喷头,那样事情往往会办的非常糟糕。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怒火,不出恶言,常留口德,有大将风度,那么你的命运就会贵不可言,越来越好。

正如苏轼在《留侯论》所言:“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,必有过人之节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,匹夫见辱,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,此不足为勇也。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此其所挟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远也。”这篇文章根据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,论证了“忍小忿而就大谋”,“养其全锋而待其敝”的策略的重要性。文笔纵横捭阖,极尽曲折变化之妙,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。

所以成大事者,一方面,要有“猝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”的大将风度,另一方面也要善待部下,不得喜怒无常,肆意谩骂下属。不然就是和张飞一样的下场。

综上所述,口是福祸门,舌是斩身刀。人不可恶语,嘴上积德命贵,嘴上无德命贱。做人应该如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,口吐莲花,字字珠玑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心存善念,口不妄言,多积口德,才能福孙荫子。

人要心善口要积德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经典语录
免责声明: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。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,请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。

本站推荐



本类导航

大家都在看

推荐标签